学术沙龙|张亮、徐小明——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中心
4月25日,航空航天学院2024第二期学术沙龙如期举行,来自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中心的张亮副教授、徐小明副教授为学院师生作科研分享。
张亮,男,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宇航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宇航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终身会员、自抗扰控制专委会委员和系统复杂性专委会委员,中文核心期刊《战术导弹技术》、《空天技术》青年编委。研究对象包括运载火箭、高超声速飞行器、重复使用运载器、卫星和上面级等。

徐小明,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 先后获工学学士以及计算力学博士学位。2018年9月, 进入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后转聘为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现担任南方计算力学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结构机器人、刚柔耦合多体系统计算方法以及智能多源自主导航方法。
张亮副教授首先带来“运载火箭自适应增广控制方法研究”,从运载火箭的发展历程及火箭发射过程中面临的稳定性问题引入研究背景:针对如何保证高动压区大干扰姿态稳定、弹性振动频率不确定条件下的弹性稳定以及在不修改现有控制结构和控制参数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鲁棒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增广控制器结构,并展示了相关的仿真分析结果。
和传统火箭控制方法比较,张亮老师提出的自适应增广控制器方法在不改变原有方法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一个控制器??槭迪至送ㄓ眯缘奈榷勘?,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逐步应用至其他航空、航天飞行器,如基于四旋翼无人机的自适应增广晃动稳定控制方法。

徐小明副教授分享了关于“面向太空目标捕获的张拉整体机器人”的研究情况。随着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太空垃圾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同时在小行星捕获方面,也有对于目标捕获机器人的旺盛需求。当前主流的刚性机器人是较为成熟的技术,但有着体积大、易破坏捕获目标的确定;而柔性机器人优点是成本及精度要求低,但是其控制方法较为复杂。
徐小明副教授综合各方面因素,设计了??榛恼爬宀僮鞅哿突魅?,以平面双三角控制??槲ピ?,构建了可变刚度张拉整体操作臂和一种三维类脊椎张拉整体操作臂。随后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样机制作以及实验验证。此类型的张拉整体机器人在刚性可变的情况下,既降低了作业过程中控制方法的复杂度,也规避了捕获目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碰撞破坏。

徐小明副教授同步介绍了在研究过程中搭建的通用仿真软件平台Julia,帮助科研人员免去重复搭建仿真实验环境的繁琐步骤,在调整实验方案和参数设计后直接进行仿真实验,二维码附于文后,欢迎取用。

本学期学术沙龙活动常态化开展,欢迎各位老师同学积极参与,了解前沿科研信息,共同参与科研氛围营造,促进学科交叉,激发创新灵感!
活动预告
2024年度第三期学术沙龙暨致远学术讲座活动
时间: 2024年5月27日 10:00-12:00
地点: 理学园西220会议室
分享嘉宾: 新概念飞行器设计与系统应用中心
张邦楚 教授
主题: 导弹武器技术研判及未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