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历:

2017.09- 至今,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院长  教授/博导

2013.10-2017.08,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院长  教授/博导

2015.03- 2019.03,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2008.12-2013.10,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副院长 教授/博导

2005.11-2006.11,Universityof Washington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访问学者

2001.03-2008.12,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  副教授/教授/博导

1998.09-2001.03,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力学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

1993.09-1998.07,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  博士

1989.09-1993.07,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飞行器环境控制与模拟专业学士

 

学科方向:

1.研究方向

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鲁棒控制和最优控制的理论与算法,超大尺度空间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空间连续型机器人等

2.讲授课程

振动力学、自动控制原理、高等动力学、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科研项目:

1.空间连续型机器人缠绕捕获目标过程动力学与控制及其辛算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新型充气展开索网反射面天线一体化设计与分析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非线性系统的保结构方法及在航天动力学与控制中的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索网式空间结构在轨变形分布式主动控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大型空间结构在轨装配中的协同自适应鲁棒控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空间太阳能电站桁架结构组装中的变形控制方法研究,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7.分布式空间系统的编队控制方法研究,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8.面向控制的复杂结构动力学模型降阶方法研究, 辽宁省高??蒲屑苹钅?/p>

9.大型不确定性动力系统的分散H∞鲁棒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在轨可控高精度反射器, CAST基金重点项目

 

论文论著专利:

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包括宇航学报、航空学报、力学学报、自动化学报、AIAA Journal、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Acta Astronautica、Journal of Spacecraft and Rockets、Celestial Mechanics and Dynamical Astronomy、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等学术期刊。出版专著《现代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使用PIMCSD工具箱》(2012,科学出版社)、《状态空间控制理论与计算》(2007,科学出版社)、《线性鲁棒控制的理论与计算》(2003,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竦梅尚衅鞫ρ?、控制与仿真领域的国家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多项。

 

获奖情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级科学技术各类奖项2项;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兼职:

1.  中国宇航学会理事,空间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深空探测专业委员会委员

2.  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航天动力学与控制专业组副组长

3.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空天安全平行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

4.  中国自动化学会平行控制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5.  AIAA高级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