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孟得山,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教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清华大学博士后,哈尔滨工业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长期从事新型机器人设计与分析、空间机器人建模与控制、机器人智能感知与自主决策研究,在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Acta Astronautica等领域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作为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某科技创新特区项目、国家实验室创新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提升项目、面上项目等;获省部级奖励一等奖1项,博士学位论文获评“哈尔滨工业大学百年校庆”深圳校区百篇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
研究方向
实验室以机器人为核心研究对象,重点开展机器人本体创新设计、具身智能与机器人的有机结合以及机器人在航天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研究方向包括:
- 新型机器人设计与分析
- 空间机器人建模与控制
- 智能感知与自主决策
- 大模型具身智能技术
实验室以育人为目标,关注学生成长和进步,常年招收校内外本科实习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以及专职科研人员,欢迎感兴趣者联系。实验室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启元实验室、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单位具有良好合作关系。
联系方式
邮 箱:mengdsh3@mail.sysu.edu.cn
通讯地址:深圳市光明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理学园西110
主要经历
2024.04-至今,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教授
2020.08-2024.04,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助理教授
2017.09至2020.07,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博士后
2016.01至2017.01,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机械与宇航工程系,访问学者
2013.09至2017.07,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工学博士
2011.09至2013.07,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工学硕士
教授课程
- 主讲 本科生 专业必修课 《机械设计基础》 54学时
- 主讲 本科生 专业选修课 《空间机器人技术》 36学时
- 主讲 研究生 专业选修课 《空间智能机器人技术》 36学时
代表成果-研究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
- 某科技创新特区项目,项目负责人
- 某科技创新特区项目,项目负责人
- 某基础加强计划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 启元实验室创新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提升项目,项目负责人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项目负责人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
- 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项目,项目负责人
- 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负责人
代表成果-论文、专著
1. Li Yanan, Lu Weining, Liu Yu*, Meng Deshan*, Wang Xueqian and Liang Bin.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of Tendon-Sheath Transmission Path Under Curvature Constraint[J],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2023,39(4): 2933-2953.(中科院1区TOP期刊)
2. Xu Hejie,Meng Deshan*,Li Yanan, Wang Xueqian and Liang Bin. A Novel Cable-Driven Joint Module for Space Manipulators: Design, Mode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J],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2023,doi: 10.1109/TMECH.2023.3327927. (中科院1区TOP期刊)
3. Peng Jianqing,Wu Haoxuan,Zhang Chi,Chen Qihan,Meng Deshan* and Wang Xueqian.Modeling, Cooperative Planning and Compliant Control of Multi-arm Space Continuous Robot for Target Manipulation[J].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2023,121:690-713. (中科院1区TOP期刊)
4. Ouyang Xiangkai, Meng Deshan*, Wang Xueqian*, Wang Chengjiang, Liang Bin, Ding Ning. Hybrid rigid-continuum dual-arm space robots: Modeling, coupling analysis, and coordinated motion planning[J].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116: 106861. (中科院1区TOP期刊)
5. Li Yanan, Liu Yu*, Meng Deshan*, Wang Xueqian and Liang Bin.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a Cable-Constrained Synchronous Rotating Mechanism Considering Friction Effect[J].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 2020, 5(4): 321-347.(中科院2区TOP期刊)
6. Tian Yu, Zhu Xiaojun, Meng Deshan*, Wang Xueqian*, Liang Bin. An Overall Configuration Planning Method of Continuum Hyper-Redundant Manipulators Based on Improved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Method[J].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 2021, 6(3): 4867-4874. (中科院2区TOP期刊)
7. Peng Jianqing, Zhang Chi, Meng Deshan* and Liang Bin.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Methods of a Space Hyper-redundant Robot based on Effective Arm-shape Measurement[J].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2023,72,1-14. (中科院2区TOP期刊)
8. Meng Deshan, Xu Hezhen, Xu Hejie, Sun Huijie* and B Liang.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for a cable-driven space manipulator using time-delay estimation and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J]. 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2023,139:105649. (中科院2区)
9. Deshan Meng, Xiangkai Ouyang*, Junbo Tan*, Xueqian Wang, Bin Liang. Kinematics modeling method of continuum space manipulator based on virtual discrete-jointed manipulator models[J], Acta Astronautica, 2023, 211: 257-267. (中科院2区)
荣誉及奖励情况(部分)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百年校庆”深圳校区百篇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
[2]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C类人才
[3] 省部级一等奖,排名第八(8/15)
[4] 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5] 第一届空天智能应用挑战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学术服务
- 会员:IEEE、ASME、中国宇航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
- 审稿人:机器人领域、宇航领域等多个期刊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