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楚,男,湖南邵阳人,1976年出生,工学博士,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无人机总体、导航/制导/控制、系统仿真等专业方向的研究工作。
电子邮箱:zhangbch7@mail.sysu.edu.cn
主要经历:
2019.08- 至今,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教授/博导
2013.08-2019.08,航空工业洪都 总工程师助理 型号总师
2010.10-2013.08,航空工业洪都660所 副所长
2008.04-2010.10,航空工业洪都660所 副总设计师
2006.04-2008.04,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 博士后
2001.03-2006.04,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学院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博士
1996.09-2000.07,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学院 弹道工程 学士
主要荣誉
2017年,主持的项目“宽速域高性能弹用下颌式进气道技术”获中国航空工业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2017年,主持的项目“复杂薄壁下颌式钛进气道制造技术”获中国航空工业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2017年,在“十二五”航空工业预先研究工作中,荣获一等功;
2012年,主要参与的项目“临近空间反辐射攻击器总体技术研究”获中国航空工业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2;
2012年,在“十一五”航空工业预先研究工作中,荣获二等功;
2009年,主持的项目“模型跟随/变结构在飞行控制系统中应用研究”获国防科技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
研究方向
1、新一代无人机/反无人机:先进布局与总体设计技术、多功能载荷技术、协同飞行/搜索/攻击技术、沉浸式仿真与战术战法推演技术、深度学习决策技术、快速任务规划技术、反无人机技术等。
2、导弹武器系统技术:总体/气动/动力/结构一体化设计及多学科优化技术,综合突防及作战效能评估技术,宽速域/大空域/高机动精准控制技术等。
3、新概念飞行器:变体/跨介质飞行器等。
科研情况
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过各类课题40多项。
共获得各级奖项25项,其中省部级奖14项(10项为第一完成人)。拥有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3本。
部分论文
[1] 张邦楚、彭琛、余新荣、周晓华、邹丽君,基于蚁群优化的多弹协同目标分配算法,弹箭与制导学报、2012(4):69-73.
[2] 张邦楚、郑友胜、杨剑影、周继强,某飞翼布局无人机控制系统重构方法研究,航天控制、2011 (3):48-54
[3] 张邦楚、王少锋、杨剑影、王卫华,飞航导弹智能自适应滑模制导律设计,战术导弹技术、2006(1)、68-72
[4] 张邦楚、王少锋、王卫华、李臣明,基于单神经元的飞航导弹智能PID控制,上海航天、2005(5):19-23
[5] 张邦楚、王少锋、韩子鹏、李臣明,飞航导弹分数阶PID控制及其数字实现,宇航学报、2005(5):653-656
[6] 张邦楚、韩子鹏、舒敬荣、范雁飞,提升格式自适应小波在制导航弹仿真试验数据滤波中的应用,兵工学报、2005(2):267-270
[7] 张邦楚、韩子鹏、李臣明,简易制导航弹非线性控制。弹道学报、2005(1):13-17
[8] 张邦楚、李臣明、 韩子鹏、王少锋、王卫华,分数阶微积分及其在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上海航天、2005(3)、11-14
[9] 张邦楚、韩子鹏、王少锋、林国栋、王卫华,飞航导弹仿真试验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弹箭与制导学报、2004(4)、447-450
[10] 张邦楚、韩子鹏、李臣明,巡航导弹模拟靶平飞弹道设计,弹道学报、2003(2)、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