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超大尺度空间系统构建与应用技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圆满落幕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2018年12月15日至16日,第三届超大尺度空间系统构建与应用技术研讨会于中山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实验室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空间太阳能发电与能量传输专业组主办,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承办,主旨是为了推动我国超大尺度空间系统相关技术的创新发展,总结和梳理该领域的新概念、新问题、新原理和新方法,探讨领域发展面临的关键性、挑战性问题和研究方向,探索创意众筹和协同合作的研究模式。研讨会共有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的100多位学者参加。

1

        12月15日上午9点,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园冼为坚堂讲学厅开始。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吴志刚院长致开幕辞。随后,大会邀请了九位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做了精彩大会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曹登庆教授做了题为“空间柔性结构非线性振动与振动控制研究——困难与途径”的报告;西安理工大学胡伟鹏教授做了题为“保结构方法及其在超大空间结构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的报告;北京理工大学刘向东教授做了题为“基于多智能体一致性理论的大尺度分布式控制研究”的报告;东南大学蔡建国教授做了题为“折纸及其在大尺度可展结构上的应用”的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刘荣强教授做了题为“空间大型可展开天线机构技术”的报告; 中山大学蒋建平教授做了题为“大型柔性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大连理工大学彭海军副教授做了题为“面向自主运载器的计算最优控制辛方法研究进展”的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明副教授做了题为“具有可控元件单元的帆式航天器及其应用”的报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刘正山高级工程师做了题为“卫星大型结构系统构建与动力学需求探讨”的报告;九位专家还与参会人员作了精彩的互动交流。

2

 

       12月16日上午,分别在冼为坚堂1楼讲学厅和211室进行了种子基金的结题汇报和申请汇报。13位结题汇报学者紧紧围绕超大空间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阐述了他们的学术科研思想,在基金的支持下,发表了具有原创性的学术文章,申请了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专利;13位种子基金申请学者,聚焦超大空间系统构建与应用的实际科学与工程问题,给出了新颖的研究内容和清晰的研究目标,详细地阐述了研究方案,合理地给出了研究计划?;岢∧谑庇泄赜诳蒲形侍獾奶致?,互相交流氛围热烈。

3

        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学者对超大尺度空间系统构建及应用方面的了解,在种子基金资助下,提出了一些新颖的学术思想。学者们在会上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交流,推动了我国超大尺度空间系统的研究发展进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