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榜样——我院王辉博士在学习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座谈会发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6月26日,中青科协、全国青联科技界别、广东省青联在深圳召开学习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座谈会?;嵋橹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系统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会上,来自全国青联科技界别、中青科协以及内地和粤港澳大湾区的13名青年科学家和博士生代表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交流发言。我院王辉博士在发言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鼓励科技工作者要一步一个脚印把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这一战略目标变成现实。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必须牢记总书记嘱托,只争朝夕,埋头苦干,跑好属于当代青年的科技强国接力棒。

图片

 

座谈会后,青年科学家们走进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校区综合党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温光浩向青年科学家一行介绍了深圳校区建设发展情况。在参观航空航天学院时,航空航天学院党委赵晓江副书记介绍了学院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事业发展情况。航空航天学院王辉博士和博士研究生叶哲、伍思欢分别向来访的青年学者介绍了学院的中山大学学生立方星项目、低空飞行器、三足组装空间机器人以及海洋跨介质飞行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照片合集

 

据悉,全国青联、中青科协,广东省青联、省青科协,深圳市青联,香港青年科学家协会、澳门科技信息发展协进会等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全国青联科技界别委员、中青科协会员代表、内地和粤港澳青年科学家和博士生代表等60余人参加学习。

喜报 | 航空航天学院团委获评2023-2024年度中山大学“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23-2024学年,航空航天学院团委在院党委的领导和校团委的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和服务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带领航院青年在火热实践中闪闪发光,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和使命,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荣获2023-2024年度 “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这也是学院团委自成立以来首次获得该荣誉。

 

  1. 高举团旗跟党走,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航空航天学院团委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二十大精神学习为主线,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青马学堂和党章学习小组为抓手,努力提升团员青年思想意识,推动主题教育在团员青年中走深走实,永葆为党育人的教育本色!

聚焦主责主业,筑牢思想根基。学院每学期开展院长书记第一课,充分发挥院领导人才培养头雁功能;每学期开展青马学堂、党章学习小组,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让广大的团员青年在一次次精彩的活动中学习新思想、新理论,积极吸纳优秀青年向党组织靠拢,做好团员入党的启蒙思想教育。

院长书记第一课

 

 

青马班、党章班开班仪式和优秀表彰仪式

 微信图片_20230322101210

 

聚焦重要节点,创新教育形式。在每年中国航天日之际,开展航天精神专题思政教育;五一开展劳动教育主题团课和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党团班一体化“五个一工程”专项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党支部指导团支部开展团员大会、社会实践、精品服务项目等,以党建带团建、促班建,增强基层团组织效能。

航天精神专题思政教育

 

“劳动教育”主题团日活动

 

航空航天学院党团班一体化专项工作动员大会

 

学生第一党支部联合学生团支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续写红色故事”主题党日活动

 

 

  1. 从严治团建队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学院团委从严管理基层团组织,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政治觉悟,建设高素质团干部队伍,不断增强共青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在党的事业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重要。

聚焦基础团务,抓好团员培育。充分发挥团委委员联系团支部工作机制,指导团支部按时高效、高质量完成“三会两制一课”、团费缴纳、团组织关系转接等基础团务;把团建带群建相统一,与党团班一体化专项工作形成合力,增强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政治性和先进性,主动带领学生组织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领思想政治工作。

学院团委基本概况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出征前,航空航天学院团委成立逐梦突击队临时团支部

 

聚焦团干培养,锻造过硬队伍。开展“领航者计划”学生骨干培训班,定期组织团学骨干参加团务培训和思想理论学习;定期召开团学骨干工作例会。

航空航天学院“领航者计划”团学骨干培训班

 

定期召开团学骨干工作例会

图片图片

 

聚焦宣传引导,讲好榜样故事。2024年4月21日,中山大学2023年大学生年度人物答辩评选会在广州南校园隆重举行,我院2021级博士生王辉同学荣获年度人物称号。

 

  1. 五育并举促均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是根本,“智育”是基础,“体育”是关键,“美育”是灵魂,“劳动教育”是重要途径。航空航天学院坚持五育并举,不偏废、不倚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聚焦创新创业,激发青春潜能。学院坚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引导,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中山大学无人飞行器协会征战2023中国大学生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取得了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国家级)的优异成绩;2023年学院组织参加挑战杯、互联网+、众创杯、赢在中大等重要创新创业赛事,推荐项目20项,获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4项;访企拓岗,积极宣传国家支持毕业生创业就业政策措施。

中山大学无人飞行器协会征战2023中国大学生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

 

部分赛事获奖证书

 

组织学生参观广汽集团、中科宇航、荣耀等企业,促进学生就业

 

聚焦社会实践,弘扬志愿精神。2023年,我院“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项目《有“机”乡村——无人机自动巡检系统助力智慧农业》获评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首批100个示范项目、广东省重点团队、中山大学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优秀团队。

 

 

学院成立了深圳校区第一支志愿深圳服务队;依托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航空航天知识进校园活动,截至2024年3月,航空航天知识科普活动已开展了29次,活动覆盖区域包括广州、深圳、肇庆、台山、林芝等多个省市,累计覆盖人数多达4000余人,受益人数约20000人;过去一年,我院4名同学荣获光明区“优秀志愿者”称号,2名同学荣获光明区“志愿服务标兵”称号,13名同学获评中山大学星级志愿者。

 

聚焦文体团体,展现青春风采。学院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摆在重要位置,致力于营造一个支持学生全面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团委新成立了心灵护航工作室,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成立了“星云”艺术队,填补了学院文艺团体的空白;在南校园举办的“蝉鸣”音乐会,让学生能够提升音乐素养,追逐音乐梦想;迎新晚会,让新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迈向新征程。

 

过去一年,学院体育赛事硕果累累,获得“逸仙杯”游泳比赛总分学校第三、深圳校区足球超级联赛卫冕冠军、逸仙杯新生足球赛冠军、“相深杯”篮球赛冠军、“逸仙杯”篮球赛校区亚军、2023年“逸仙杯”团体总分一等奖、2024年“逸仙杯”男篮联赛总冠军、刘雨扬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三级跳远冠军、夏曦怡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长短兵比赛亚军、三名同学作为中山大学跳绳队主力队员参加2023广东省大学生跳绳锦标赛获单人和小组前三的佳绩。

 

学院指导的中山大学无人飞行器协会征战2023中国大学生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取得了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国家级)的优异成绩;我院学生社团学生微纳卫星协会成员,在2023年世界大学生立方星挑战赛中国区总决赛中再获多项大奖,双双获评2023年中山大学优秀学生社团。学院指导的中山大学力学结构协会在广东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获省级三等奖。

 

 

百年中大,蔚为国光;七载航院,桃李芬芳。在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新的起点上,航空航天学院团委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记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团结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成就青年,努力培养许党报国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学校在“新工科”建设的征程中贡献航院的青春力量!

 

赓续航天精神 砥砺强国担当 | 航空航天学院承办相山讲坛第三十六讲:逐梦太空

 

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拓展视野,感受中国航天事业,传承中国航天精神。5月22日上午,中国首批航天员、原空军一级飞行员赵传东先生,应邀作客第三十六期“相山讲坛”,与师生们共话航天梦想,分享其独特的航天员成长经历。

 

讲座开始,赵传东带领全体师生向国旗宣誓,并分享道:“航天员入队前会庄严地向国旗宣誓,象征着他们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对使命的坚定承诺?!?nbsp;

 

赵传东先生深情回顾了自己的航天生涯,从空军飞行员的严格选拔到航天员的艰苦训练,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挑战和艰辛。在谈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时,赵传东先生充满自豪。他讲述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腾飞的历程,以及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工作与生活。他通过生动的故事,向师生们展示了航天员在训练和执行任务中需要具备的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不仅让同学们对航天员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伟大的事业蕴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会指引事业持续发展,中国正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赵传东结合中国航天事业现已取得的成绩,分享了自己对中国航天精神的理解,并满怀信心地表示航天精神将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不断攀登科学高峰,探索浩瀚宇宙。

 

在分享结束后,赵传东先生还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并表示他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赵传东先生的分享不仅为同学们带来了关于航天事业的深入了解,更激发了他们勇敢追梦、砥砺前行的强大能量。同学们纷纷表示,赵传东先生的分享让他们深受启发,激励着他们不负韶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将时刻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最新动态,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情。

 

这次“逐梦太空“的主题讲座活动从航天知识、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三个维度让师生们更全面地了解航天事业。大航天时代已经到了,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未来,也希望每一个怀揣梦想的青年,能够在科学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追逐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航院学子在第五届全国高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果交流会中荣获佳绩

2024年5月24日至26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果交流会”在北京市成功举办。

为进一步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拔尖本科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自2019年起举办“全国航空航天类专业毕业设计成果交流会”,每年举行一次,是具有全国性和专业性的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毕设交流活动。

本次交流会吸引了来自全国44所高等院校参加交流,专业涉及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飞行器适航技术、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等航空航天类专业。

 

作为航空航天类专业实验实践教育教学系列活动之一,前期由各高校相关学院院内推荐,共征集到311项毕设项目(个人项目292个,团队项目19个),按照相同或相近专业分成19组。24日各参会人员报到并领取会议资料,25日各项目现场进行交流汇报,个人项目汇报展示15分钟,交流回答问题3分钟;团队项目汇报展示24分钟,交流回答问题6分钟。经会议交流评审组专家根据会议评分标准打分,最终评出特等奖19项,一等奖37项,二等奖55项,优秀奖与鼓励奖若干项,并于当天下午5点进行交流会总结暨颁奖典礼。

我院由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刘啸老师带队,夏竹叶同学、陈镇东同学和郭文琦同学参加交流。其中,夏竹叶的《串列翼飞行器气动特性分析与翼身融合技术研究》、陈镇东的《无人机集群对地目标协同定位研究》获得二等奖,郭文琦的《活跃小行星喷发的尘埃粒子长期轨道演化研究》获得优秀奖。

我院师生风采展示

 

《串列翼飞行器气动特性分析与翼身融合技术研究》由卢镇波教授指导,针对串列翼-升力机身布局飞行器,综合分析总结其纵向气动特性;参考现代飞行器在抑制附面层堆积的处理方法,基于翼身融合技术过渡飞行器机身和机翼之间的衔接段,探索翼身整流对气动特性的影响;开展风洞实验,验证了该整流方式的有效性与数值模拟仿真的可靠性,对eVTOL未来串列翼气动布局的设计优化具有实际工程价值。

07b69584ddbc14c450ac608bb9c0ab0

《串列翼飞行器气动特性分析与翼身融合技术研究》

荣获二等奖

 

《无人机集群对地目标协同定位研究》由胡天江教授指导,为了解决消防救援场景下地面目标的定位问题,该论文提出了基于三角测量的协同定位算法和融合EFK滤波定位算法,并在虚拟场景和实物飞行系统中验证了两种算法的可行性以及性能方面的互补性。此课题作为目标导引的关键反馈环节,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

5223b502feed98c0ea0b5a552167e56

《无人机集群对地目标协同定位研究》

荣获二等奖

 

《活跃小行星喷发的尘埃粒子长期轨道演化研究》由刘晓东教授指导,针对从小行星“龙宫(Ryugu)”表面喷发并逃逸至行星际空间的尘埃粒子的轨道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揭示了尘埃粒子在太阳系大行星及其卫星的摄动力作用下与金星、地球、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平均运动共振行为规律;剖析了太阳辐射压力和Poynting-Robertson拖曳力对尘埃粒子轨道的长期演化作用,并对尘埃粒子抵达地球时产生的流星雨现象的持续时间和强度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7aacc5583048764fbe404918b910626

《活跃小行星喷发的尘埃粒子长期轨道演化研究》

荣获优秀奖

 

强化基础,突出实践,科教融通,勇于创新。航空航天学院将继续积极促进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协力培养空天报国人才。

党团班一体化 | 学生第一党支部联合学生团支部开展“科技之旅,启迪未来”比亚迪参访社会实践活动

集体合照

 

为庆祝中山大学迎来百年华诞,落实学校关于迎接百年校庆的工作安排,更好地营造校庆氛围,航空航天学院开展迎中山大学百年校庆系列工作之“党团班一体化”专项活动,助力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学院团委副书记、辅导员钟轩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第一党支部联合21级本科力学班团支部和23级硕士机械2班团支部以企业走访学习的形式,于5月15日来到位于深圳市坪山区的比亚迪公司总部,开展“科技之旅,启迪未来”比亚迪参访社会实践活动。

全体师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比亚迪礼宾楼一楼展厅,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理念以及业务布局。时至2024年3月,比亚迪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家新能源汽车产量到达700万台的整车企业。

参观亚迪发展历程

 

随后,学院师生们参观了技术博览馆。该馆划分为比亚迪电子、弗迪科技、弗迪动力和弗迪电池四大展区,展示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DM混动技术、DiLink智能网联系统、云巴等产品。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刀片电池与三元电池穿刺实验对比

 

智能驾驶辅助体验

 

 云巴体验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与入职比亚迪的校友以及人事部工作人员就校园招聘计划和人才福利政策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大家在了解后对企业招聘的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建立更详实的职业发展规划。

现场交流

 

活动后,各位同志纷纷发表了本次“科技之旅,启迪未来”的比亚迪走访社会实践活动的感受。

蒋凯:这些年,比亚迪公司并没有仅仅在做家用新能源汽车这一件事,他们的产品线还涵盖了多尺寸的电动客车、多吨位的纯电动卡车、甚至还有轻轨等等,产品线十分丰富。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也更进一步近距离的了解了刀片电池、弗动力技术、E平台等等多项技术,近距离感受刀片电池穿透试验,感觉很惊艳。

张乐榕:本次比亚迪之行,对职业的理解更深入了,对比亚迪公司的目标、方向、企业架构增长了了解,明确了企业招聘流程,需要的人具备什么能力等。关于人才流动对市场的作用也增进了了解,在变化的时代,更具有面对未知的勇气。

庆百年华诞 迎校友回家 | 航空航天学院迎百年校庆校友返?;疃忱傩?/span>

时光流转,中山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航空航天学院也迎来了第七个生日,力学系成立66周年。深圳校区,作为中山大学的新篇章,现已全面建成,集现代化设施与绿色生态于一体,成为众多学子求学的殿堂。许多校友在校期间,或许未能亲身体验深圳校区的魅力,正值百年校庆、学院成立7周年和力学系建系66周年之际,航空航天学院精心策划了校友返?;疃?,让各位校友重温校园时光,感受母校发展。

5月18日上午8点多,第一位校友就已抵达深圳校区南门,学院的在校生志愿者们热情地接待了校友,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校友包和纪念品。校友包中有学院宣传册、笔记本、钢笔、校园地图和议程安排,并准备了中大校庆小熊玩偶、钥匙扣、明信片等丰富纪念品。

 

9点过后,越来越多校友驾车或搭乘地铁陆续抵达校园,南门接待处越发热闹,许多校友互相交谈起曾经作为师生、同学的过往,并且互相合影纪念。

 

9点20分开始,观光车从南门出发,载着一批批校友浏览校园,经过理学园、逸仙楼、仙湖、医学园、体育馆、中山堂,最终抵达图书馆。在参观过程中,学院的讲解志愿者为校友详细讲解深圳校区的建筑设施和发展情况。

 

午间,各位校友陆续抵达相山餐厅三楼进行午宴。席间各届校友互相热情的交流聊天,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情意浓浓。

 

中为力学系前系主任 陈树辉教授,右为陈树辉教授的研究生,左为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 黄建亮教授

 

下午2点半,校友们与在校生在西教学楼4栋103室开展座谈交流。

学院党委罗愈业书记为活动致辞,他对各届校友在百忙之中抽空返回母校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热忱支持学院的工作和发展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

 

接着,学院副院长黄建亮教授介绍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建设情况和航空航天学院发展情况。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各位校友进行交流讨论,积极为学校和学院发展建言献策他们对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为学院提供了非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校友们争相发言,会场气氛相当热烈。

 

座谈交流会结束后,所有校友移步至百步梯,进行合影留念。

 

合影环节结束后,校友们回到位于西教学楼的分会场,与在校生交流,回顾求学、分享职业发展经验,为师弟师妹提供生涯指导。

 

一天的活动结束后,校友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与学院的联系更紧密了。许多校友对这次活动表示高度的赞赏和肯定,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机会回到校园共聚同窗情谊。同时,校友们都对学院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望,也愿意为母校和学院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在活动中,学院也收获了校友们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学院更好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今年是中大建校100周年,校友重返母校的热情十分高昂,随着校庆日的日益临近,航空航天学院将会带来更多精彩的活动,为中山大学百年华诞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喜报 | 我院“潜鸟创新—空??缃橹屎叫衅鞑祷刃姓摺毕钅吭谥泄蚀笱葱麓笕?2023)中斩获高教主赛道铜奖!

2024年4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项目结果公布,我院“潜鸟创新—空??缃橹屎叫衅鞑祷刃姓摺毕钅咳倩裢?。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也是健全完善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更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学校和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2023年6月以来,学校多次组织并开展了大赛培训指导工作,邀请了多位比赛专家评委进行一对一指导。

学校组织大赛指导培训(左)  广东省赛项目团队(右)

 

潜鸟创新团队成员均来自航空航天学院的硕博研究生和本科生,他们将项目与未来产业应用结合,以科技成果落地为目标,打造了一款用于海洋长驻留自主巡检的跨介质航行器,以解决海上巡检效率低、窗口期短以及风险大的问题,实现海上远距离、大范围的空海巡检作业任务。

潜鸟创新——跨介质航行器

 

航空航天学院始终坚持对学生科研与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本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取得的优秀成绩,正是学院育人理念和实践成果的最佳体现,希望航院学子们继续保持迎难而上、刻苦钻研的精神,将所学所得付诸实践,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华章。期待在未来的赛事中,能够见证更多新鲜血液的涌现,看到更多年轻的面孔在科研道路上绽放光彩。

 

获奖成员:伍思欢,邵茂森,伍思繁,何智林,钟雨晴,王辉,陶文舰;指导教师:张锦绣,王继河

 

访企拓岗 就业护航 | 航空航天学院访企拓岗调研队赴荣耀公司参观学习

为拓宽我院学生就业视野,提高学院毕业生就业综合素质,优化参访企业工作,2024年5月15日上午,航空航天学院访企拓岗调研队在学院团委副书记钟轩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深圳福田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全球总部进行交流学习。

抵达荣耀公司后,首先由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细致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并耐心解答了学生们关心的问题,涵盖简历制作、公司看重的亮点和能力等,并向同学们讲解如何写好一份简历。

 

活动现场

 

随后,两位来自研发和供应链领域的中大校友分享了在荣耀入职以来的工作内容和感受,也为同学们分享了简历投递经验、求职前准备工作等实用经验。他们的亲身经历让同学们对荣耀公司的具体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帮助他们结合自身专业和能力选择心仪的岗位。

 

校友分享

 

座谈会结束后,荣耀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参观了公司的展览。讲解员向学生们介绍了荣耀的先进科技、市场主流产品及特点、业务范围以及获得的国际奖项成就等,同学们对荣耀公司的发展纷纷交口称赞认可。

 

 

同学们参观荣耀展览

 

航空航天学院将始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帮助同学们了解产业发展现状,拓宽职场眼界,明确社会需求,促进航院学子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IMG_0329

活动合影

 

 

喜报|我院学子在第十一届广东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斩获佳绩!

   2024年5月5日,第十一届广东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汕头大学举行。本次省赛由广东省本科高?;祷】纬探萄Ы萄е傅嘉被嶂靼?、汕头大学承办。我校仿生蝴蝶项目组队伍在比赛中斩获佳绩,以项目组第一的成绩取得省赛一等奖,并是唯一一支成功晋级国赛的队伍。

    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比赛两年一届开展,是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成立大赛组织委员会,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文举办的全国理工科重要课外竞赛活动之一,亦是国家认可的a类竞赛之一。本届大赛共有来自35所高校的193支队伍共计1000多名参赛选手报名参加。

经过评审委员会线上初评,我院两支高性能仿生机械项目参赛队伍通过初赛。最终经过现场比赛与实物评审,由我院陈锐楠、靳沛沛、谢欣然与 林庆玲(先进制造学院)、李文?。ú牧涎г海┳槌傻牟稳游椋ㄖ傅祭鲜ξ?strong>卢镇波教授与葛德俊工程师)以仿生蝴蝶项目小组第一的成绩脱颖而出。

 

本项目是基于柔性翅翼及驱动机构的设计优化的仿蝴蝶扑翼飞行器。团队设计出一款由齿轮组、连杆机构、复合铰链与机架构成的具有急回特性的三级减速齿轮传动扑翼机构,可实现翅膀的周期性扑动。借鉴了蝴蝶翅膀的独特形态和纹理,采用了分层堆叠的结构,设计出具有高强度和轻量化的柔性材料制作而成的柔性翼翅,模仿自然界蝴蝶的大幅度、高频率的扑翼姿态。

 

结语:

航空航天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参加这次比赛,与其他高校参赛选手同台竞技,体现出中大学子过硬的专业素质,充分展现了中山大学的学生风采!

文案:靳沛沛

极目楚天,共襄星汉|第九个中国航天日活动回顾

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主题为“极目楚天,共襄星汉”。中国航天持续奋进,取得深空探测、空间站运营等辉煌成就。值此之际,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航天强国建设的殷殷嘱托,继承和发扬航天前辈的优良品质,培养中大学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素质去不断探索深空的奥秘,激励学子勇攀科技高峰,为航天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五展一赛

图片包含 建筑, 桌子, 户外, 长凳

描述已自动生成

现场展示出了神舟飞船系列、航天食品、航天科技、航天精神、中国空间站五个主题的展板,在活动现场志愿者向参展的同学进行耐心详细的讲解,讲述中国航天发展重要成就。

 

航天知识竞赛

航天知识竞赛是此次航天日主题活动重要内容,题目涵盖了国内外航天史、航天精神和世界航天科技进展等方面的内容。参与者热情高涨,共收到竞赛答卷327份,活动参与者来自深圳校区各院系的师生、深圳校区工作人员以及来访校区人员。

获奖人员留影


飞行模拟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研究生会携手中山大学无人飞行器协会,在航天日当天开展了模拟器飞行体验活动,活动中同学们首先进行模拟器飞行体验,在完成飞行体验过后,可以进行割飘带飞行挑战,在完成相应的挑战后,可以获得精美奖品!

同学们对于使用模拟器的热情极高,在完成知识竞赛之后就开始排队进行模拟器试玩,在参与者之中,不乏许多拿到割飘带挑战的高分选手,他们也获得了心仪的奖品。

 

中国航天日读书会与电影放映

为了更好的弘扬和发展航天精神,加快航天强国建设,深入了解航天人物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更好的引领广大青年了解我国航天事业。4月29日晚上19点,航空航天学院研究生会在西园“一站式学生社区”师生交流室组织开展中国航天日读书会与电影分享活动。

此次活动吸引许多对读书感兴趣以及对航空知识感兴趣的同学,大家一起对《银河帝国》以及《活着》两本书展开了讨论以及自己读完书后的感悟。

 

同学发表观点

在讨论过后,大家就自己看完《活着》之后的感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最后是电影分享环节:本次我们放映的电影是《星际穿越》,它将科学知识与人类情感巧妙融合在一起,使得观众们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了解了更多有关宇宙的知识。它深深地告诉了我们:只有在未知领域中不断探索和挑战,才能让我们更加成长和进步。
 

 

此次航天日活动,达到了航天精神和航天知识科普教育的目的,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紧密融合,是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接下来将举行更多寓教于乐的精彩活动,在快乐中学习,释放同学们的学习压力。

订阅